【閱讀】找回深度專注力 - 井上一鷹

【閱讀】找回深度專注力 - 井上一鷹

找回深度專注力-井上一鷹
  • 人在一天之中只能專注 4 小時
  • 現代人的專注力無法持續 8 秒,比金魚還不如
  • 據研究,最無法專注的地方就是「辦公室」
  • 如果要進入深度思考,必須要 23 分鐘準備,但每 11 分鐘就會有外在的因素打斷

如果是被交代的工作,只能持續不到四個月

如果是自動自發想做的事情,則能夠持續四年之久

專注與沈浸差異

  • 專注 (被動)

為響應所屬組織或其他人的請求,基於「外在動機」而從事的行為

  • 沈浸 (主動)

並非因周遭的請求才做,而是深植於自己「內在動機」的行為

打工換宿

我與專題組員在大學時,畢業專題為設計POS系統,當時對象是一家自營的有機店,
當時指導教授就提出一個問題 你們知道什麼是「有機」嗎?

人們為什麼願意花費比一般商品貴的價格購買? 為了理解背後的人、事、時、地、物的關聯與動機,
設計系統不能站在工程師的角度看事情,需要了解背後的關係才能設計出有意義的功能,
暑假到了屏東車城去有機農場打工換宿當農夫,為了理解什麼是「有機」。

當時的生活相當的充實,每天過著農夫的生活,在工作的空擋,晚上與週末時間體驗當地的文化,
用木材蓋狗窩、下雨天看搶孤、吃當地才是真的叫綠豆蒜的綠豆蒜、在警察局掃廁所,
每一件事都是人生的第一次遭遇,充實、快樂、忘卻時間。

為什麼想要遠端工作?

  1. 可以減少通勤時間?
  2. 可以不被別人監督?
  3. 可以不被別人打擾?
  4. 可以不用關在辦公室?
  5. 可以上班時間自行分配?

後疫情時代的改變,不單單被綁在「工作地點」甚至連「工作時間」都可以跳脫
由於疫情的關係,減少人與人的接觸,避免外出

你的工作環境適合遠端上班嗎?

公司提供了許多福利讓員工可以專注工作,但遠端上班的地點條件是否成為專注的阻礙了?

  • 溫度,辦公室有冷氣,遠端工作溫度是否可以讓你持續保持專注
  • 網路速度,遠端上班必然會有網路會議,網路不好導致通話品質下降
  • 桌子、電腦椅舒適程度,如果家中沒有書桌,只能在沙發工作,椅子我認為是非常值得投資的項目,
    正確的椅子姿勢也有助於身體不會過於疲勞腰痠背痛,還要花錢去按摩,少按幾次就回本了
  • 有家人、小孩會隨時被打斷,如同上班同事會打斷專注一樣

兩天居家上班,因上班時間通勤必須要花費1.5小時,上下班必須花費足足三小時的時間,打卡鎖定GPS在家與辦公室可打卡,
但起初我的想法是可以跳脫「居家上班」而是「遠端上班」 在咖啡廳、圖書館、山上小木屋、花蓮海邊甚至在日本遠端上班的模式,
在工作效率與時差不會相差太多的前提下。

辦公室人數太多,且沒有部門之間的間隔且是開放式空間,同事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專注的人,
我是非常容易被打斷專注的類型,會因別人談話而分心,會因有人走動而分心,明知道這些大多行為都與我無關,
我時常會戴上耳機或是外套帽子讓自己的視野與聲音不會造成我的分心。

是否有聽過一種工作型態「數位遊牧」,一邊旅行一邊工作並且體驗並深入當地的文化與風景

明確的時間管理

在遠端工作的情境下,為了明確的切斷工作與生活的界線,需要有儀式感,
由於上班時間到即下班,沒有平常人的通勤過程,導致轉換上會有困難,必須要制定一些策略方便跳脫階段。

  • 工作:專注於工作的時間
  • 自我:個人獨處的時間
  • 人際:與家人或朋友社交時間

能夠有意識的認知現在是什麼時間很重要,多少時間並不重要,但缺一不可

設定一天做多指工作幾小時,該認真專注就認真,下班能夠切換讓身心放鬆,
當初疫情開始,公司開始遠端工作,PM就有提出一些「儀式感」的建議,上班可以在群組跟大家說早安,
讓團隊知道你目前已經在工作中,如果有問題可以提問,同理,下班可以說下班,掰掰

順便提醒同事沒有必要的事情,就應該試明日再問,自己上班可以換比較外出的衣服,避免太舒適的睡衣褲,
下班就換成舒適的衣著,讓自己知道,我已經下班了,

就算在線上也會讓人有種現實溫暖感,也讓自己有下班跳脫「工作」進入「自我」或「人際」的時間狀態中

非必要的加班就避免,下班就該準時下班,一天只有24H,扣除睡眠的8小時,上班9小時,
上班3小時,其實你剩下4小時的運用時間,如何好好運用這4小時是很重要的,關係到明天的專注與效率。

每天至少要有自己的獨處時間,可以打坐冥想、打電動、看書、做瑜伽、散步逛街
我每個禮拜都會有一天去做運動中心瑜伽,可以在這一小時中,伸展自己的身體,
忘記上班的內容,我覺得是每一個久坐在電腦前的社畜都需要的一項運動。
我最近也習慣在睡覺前看一些書,不管是雞湯書或是小說,最近喜歡上「全知讀者視角」,很好看,推薦。

人際關係,回老家陪陪家人、偶爾跟同事出去,或是跟以前同學聚餐

創意的來源

緊急 不緊急
重要 公司的目標與要求 公司認為不重要
但自己認為重要
不重要

公司的目標、開發的功能目標為緊急且重要的事項,每個人站在自己的職位上,才看見這項工作的問題在哪裡,
不見得是緊急的事項,這些往往是對公司來說是很重要的資訊。

以軟體程式來說,在公司與使用者眼中看到的結果只有兩種

  • 功能是有問題的
  • 功能是正常的

認為功能接續完成後會像拼圖一樣,最終是完美的一幅畫,假設時間是足夠的情境下,但現實是如何呢?

  • 公司交代的功能與事項就是專注其中
  • 想要整理程式碼、寫測試就是所謂的沈浸其中吧

但是否有人知道「鴨子划水」的意思,如果上網搜尋的解釋是這樣,
「鴨子划水,是指一個人默默耕耘和努力的意思。因為鴨子游在水面上雖然看起來很輕鬆,但實際上兩隻蹼卻在水面下拚命打水呢!」

我時常來拿比喻程式在執行的情境,表面上乍看似正常,在正常面下的暗潮洶湧是沒有人能看到的。

這些都是屬於重要且緊急事項,站在公司方很難溝通,如何說服公司讓重要且不緊急事項願意投入成本就是一門藝術

  • 如果要做,花費的人力與時間成本需要多少?
  • 如果要做,對公司而言可以獲得什麼好處?
  • 如果不做,會有什麼問題,問題是否可以直接解決?

試著去做,做不到就動起來

這句話是我近期感觸最深的一句話,在工作時一定會有一堆的想法與想做的事情,
但又礙於某些障礙導致你想做的事情無法輕鬆達成,然後你就放棄將這想法放置了。

時常抱怨工作不順,沒有合理的流程與規定,只會抱怨且等待別人來做嗎?
自己有嘗試想要溝通與解決方案嗎?

大家都會抱怨
有想做的事情但事情很忙,可以與主管或上層溝通並說服為什麼要這樣做

制度流程覺得很笨且繁雜,可以與同事溝通並提出更好的解法

有覺得很酷的發想或是創意,可以跟同事、主管討論是否可行,並實踐出來

大家都會抱怨、有很多idea創意,這些都沒有價值,
有價值的是你把抱怨化為正確的流程,把創意idea付出實踐做出成品。

什麼事情自己覺得應該做的,就去做就對了,逃避不是一個辦法,自己不講出來溝通
,沒有人知道你的腦袋在想些什麼,也許都認為你沒有主見,就派目前既定的項目給你做

如果你的請求與評估的結果是對公司有幫助的,但溝通無效且覺得對主管與公司失望的話,
恭喜你,你提早發現這家公司並不適合你,待更久只會讓你深陷更深的哀怨中。

如果溝通後經過協調彼此都滿意的結果,也要恭喜你,實踐了自己想做的事項,雖然這只是剛起步,
距離目標結果只是剛開始計畫,但至少知道這是你想做的事情,而且我相信這件事情會讓你非常沈浸其中,
每件事情都會盡力讓他達到120%,因為這是你想做的。

減少分心的事件

放過自己的焦慮吧

現代人們由於資訊量爆炸,導致隨時都會有Line通知、E-mail,右上角彈跳通知訊息會害怕錯過任何訊息,3~5 分鐘就打開APP查看有沒有人有事要找我,
可以統計在一小時的時間內,有幾次會習慣打開電腦版的Line、E-mail查看,有幾次打開有真的是緊急的事情,每打查看一次就會被打斷一次,
甚至會被不重要的資訊打斷,導致腦中會聯想到其他事情,去網站查資料或是做非緊急重要的事情,
造成原本 10 分鐘可以完成的事情,可能因為這中斷而導致出錯或1小時還是沒辦法完成。

屏除讓自己分心的媒介,上班的時候開啟iPhone的專注模式工作模式,將所有的通知都暫時隱藏起來,專心在你目前該做的事情上,
經過實驗過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變得不再焦慮分心,

你擔心會有人有急事找你嗎? 不!

那一些資訊大多並不緊急或需要緊張,該緊張的並不是你而是發起問題的人,當緊急狀況的話,一樣有管道可以跟自己聯繫,打電話就是相當緊急的工具
可以實驗一段時間,把Line 與 E-mail 等所有通知訊息關閉, 等到專注到一定時間,該休息轉換注意力的時候,
也許是一小時開一次,中午前一小時,下班前一小時開啟查看記錄下來,列入之後的工作安排中,
過段時間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發生,以Line為例,會有人在發了訊息過了 5~10 分鐘後,將訊息收回了
訊息為何會收回?

  1. 也許當初的問題過了 10 分鐘後不再是問題了,人在當下不思考就去問別人,這是一種壞習慣
  2. 也許他發錯人了,這件事情根本不關你的事情,卻因為別人的錯誤造成你的專注被打斷,也許今天再也回不到專注的狀態